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下成長
孩子的成長,讓我有諸多感慨。說實話,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,我并沒有費太多心,既沒有給他報這樣那樣的培訓班,將繁重的學習任務加諸孩子身上;也沒有耳提面命地告訴他只能專心學習,限制他發展興趣愛好。平時,孩子的學習都是他自己做主,我從不過多干涉,只是要求他上課注意聽講,盡量在學校把老師講的知識融化吸收,按時完成作業,養成善于學習的好習慣,課余時間都由孩子自由支配,讓他徜徉在興趣的海洋里。在這種寬松氛圍下成長的孩子慢慢養成了學習的自覺性,他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并堅持完成,懂得今日事今日畢,學就認認真真地學,玩就痛痛快快地玩。孩子的懂事讓身為母親的我倍感欣慰,也深深地體會到寬松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。
如何營造寬松的環境呢?我認為主要有三點:
一是學會尊重和理解。孩子最渴望父母能真正走進自己心里,了解自己的思想動態、興趣愛好、喜怒哀樂,從而理解和支持自己的選擇和追求。父母應該多與孩子坦誠溝通,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,而不是從成人的經驗角度出發武斷地否定孩子。好父母不應只是孩子的保護者,更應是他們的知心朋友。
二是學會悅納和欣賞。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,誰都不是十全十美的。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是浩瀚宇宙里一個獨特的生命存在,都有值得被鼓舞被贊賞的地方。做父母的不能總是以“別人的孩子”作參照否定自己的孩子,而是要多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善與美,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、思想和個性,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自我認知。
三是營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圍。融洽溫暖的家庭環境是孩子身心發育最好的土壤,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的最好老師。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,孩子能夠得到足夠的關心和愛護,獲得愛和尊重的體驗,從而保證身心健康成長。
最后,分享一句我最喜歡的話: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,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,但不是你的思想,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。你可以盡力使自己變得像他們,但是盡力不要使他們像你。因為生命不會倒流,也不會駐足在昨日。
六一班常勁家長
-
上一篇:為“新三好學生”叫好
下一篇:會教的老師與不會教的老師的32個區別